福建旅游三维地图_三维可视化
发布日期:2020-10-07 浏览次数:832

网格化管理以服务管理为目标
一、创新理念,由“管理”转向“服务管理”
网格化服务管理能否成功,关键在于理念的创新。当前,要突出实现三个转变:
1、实现由“网格化管理”向“网格化服务管理”转变,尤其应彰显网格的社会服务职能,积极调动社区居民的自治意识,使社区居民能积极参与到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去;
2、实现以“管控”为主要目的的传统模式向“有序与活力统一的多元治理、共建共享的新模式”转变,注重转变政府职能、积极构建服务型政府,从单一职能管理到多元职能管理;主动调动网格中企业的力量和社会组织的力量,体现多元治理和共建共享。
3、从“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变,提升成都市的社会治理能力,通过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信息化支撑,体现网格治理能力和水平。
二、强化整合,促进网格化服务管理建设上台阶
1、进一步优化、拓宽网格服务管理功能
进一步优化网格设置,做到因地制宜、科学合理。构建服务管理功能完善、参与主体多元的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充分发挥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的综合效能。在现有网格化服务管理系统“联动指挥中心”平台的基础上,建设集公安、城管、网格、维稳、应急、信访、视频监控等领域与功能于一体的“大平台”和“大联动”中心,不断强化信息化支撑,打造平安建设“大数据”系统和信息平台的升级版,确保功能完善、城乡全覆盖。
2、加强系统、力量整合
针对各个部门信息系统建设时间不同、技术标准不一,设计程序不同、保密要求不一的具体问题,认真调研分类,规范新建信息系统的功能定位与层级功能定位,确保逐步消除信息系统数据资源共享壁垒。按照“定格、定人、定责”要求,将“一格一员、综合履职”模式向“一格多员、共同履职”方向改革,构建“专兼合一”的服务管理队伍。
3、加强社会服务体系建设
大力培育扶持社会组织,将各类社会单位纳入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引导和鼓励其承担社会责任,开放单位资源,为群众提供更好服务

智慧交通致力于智能化铁道路线规划建设方案
道路交通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自我们国家成立至今,便一直重视道路交通发展,加大道路交通投入,助推道路交通建设,现如今已发展为全世界尤为重要的道路交通大国。但我们国家还称不上交通强国!因为当前,我们国家道路交通网络覆盖还不够健全,道路交通效率也并未完全能够满足,而且常常遭遇着各式各样的交通状况。
在这个情况下,19年我们国家发布了《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强调要从道路交通大国向强国奋进,还需更进一步书写好五大篇章。在这当中,铁路建设被放在首要位置!国家认为,做为战略性、先导性、关键性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铁路既是社会经济的大动脉,也是社会发展的推进器,铁路优先尤为重要。
1、我们国家铁路发展现况
在我国,铁路发展并不算太早,但效率确是特别快。短短的数十年,我们国家铁路就完成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多的极速转变,而且开拓创新的建设了更加先进的高铁网。近些年,我们国家对铁路发展更是大为重视,陆续进行过多次整体规划,到目前为止,我们国家现已拥有了全世界里程最长、覆盖最广的铁路网。
据国铁集团之前发布的消息,截至今年七月份,我们国家铁路运营里程数已经达到14.14万公里,在这当中高铁3.6万公里。而按照06版《中长期铁路网整体规划》明确提出的目标,是到2025年铁路网要达到17.5万公里,高铁网达到3.8万公里。可以说我们国家的实际效率已远超预期,提前达标指日可待。
只不过,虽然我们国家铁路网建设效率很快,但当下仍然无法满足大家的生产、生活需求,尤其是出行需求。众所周知,我们国家拥有14亿的庞大人口数量,每年的出行需求十分旺盛。而在现有铁路条件下,碰到春运等出行高峰时段,仍然要承受极大的压力。在这个情况下,我们国家铁路网建设还需健全。
除此之外,伴随着着大家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大家出行观念的持续转变,对于铁路的要求也逐渐开始从“有就行”向“还得好”升级。大家更加重视铁路的便利性、舒适性、效率性和安全性,基于此我们国家铁路建设也迎来了崭新挑战。曾经一昧只重视里程数已行不通,未来还需重视性能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