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三维地图_三维可视化公司
发布日期:2022-10-02 浏览次数:464

2.1系统框架
选择单机系统进行系统总体设计,开发语言选择C++,结合组件式GIS思想,在一个控件集合所有三维符号功能模块,提高整个GIS系统设计有效性。系统总体架构包含有4个层面:第一层,三维GIS符号化表达系统以符号化引擎为基础进行二次开发,建立用来展开符号化表达系统,使用C++进行功能接口的调用以及系统界面的编写;第二层,三维GIS符号化引擎主要用来进行三维符号化表达,能够生成三维符号,将二维符号转化为三维符号,分析三维空间等;第三层,依赖库。依赖库主要是用来进行栅格数据处理、解析矢量数据等操作,作为三维GIS符号化引擎基础,实现各类常用空间分析功能;第四层,多源数据层。多源数据层存在有纹理数据以及二维矢量数据,借助GDAL能够解析二维矢量数据,自动生成道路等数据以及属性信息,纹理数据主要是用来生成纹理贴图。
2.2三维符号化表达设计
在展开三维符号化表达设计时,需要与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地理要素形态特征结合在一起,借助放样技术以及参数化技术,场景通过三维符号表达,完成三维符号库的建立,对符号化有效性以及通用性展开分析判断。三维符号化表达不仅能够用来规划场景,同时还能用来表达二三维一体化,满足相关数据自动生成以及各类空间要素符号表达需要。
2.2.1场景规划
在场景规划方面,三维场景自定义规划,在制定位置,使用相应符号进行三维符号的绘制,变化每一个符号矩阵,进行一系列选择、缩放以及平移。在点符号模块方面,以点状地理要素三维符号为主,根据设计需要选择相应位置完成三维符号的添加;线符号模块以线状地理要素为主,用鼠标绘制三维线状地理要素;在面符号模块方面,包含三维面状地理要素符号,通过鼠标绘制面状符号,填充纹理和要素。通过三维符号搭建的场景渲染速度快,有着非常好的应用效果,通过矩阵变化以及参数设置,设置相对应的三维点状线状符号,这种设计方式比较灵活;另外,还需要根据面状符号要素和纹理进行填充,包含三维符号化表达符号姿态等方面内容。

基于三维GIS的校园景观格局研究
近几十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越来越强调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教育乃国之根本,也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随之而来的便是全国各大高校扩大了招生规模。校园景观不同于其他类型景观,它除了给广大师生提供宜人的外部环境外,还重视挖掘校园文化、创造交流空间以及塑造广大师生的个性,因为一个优美的校园环境对学生的精神世界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因此基于三维GIS的景观生态学将整个景观作为研究对象,将景观定义为相似的形式在整体上重复出现,由一系列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组成的异质性区域。而景观格局是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双重作用下景观空间异质性的具体体现,主要通过景观单元的数目、类型、空间分布来进行刻画。
本文突破了在传统景观格局分析上选取对象的限制,以贵州大学3个校区的校园全覆盖区为研究对象,采用景观类型划分方法,综合考虑各类景观用地,对校园景观格局进行深度分析,为今后校园景观格局的改造提供更加合理的意见和建议。
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大学”是一个生态系统,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可为校园的生态建设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本文通过做贵州大学3个校区的校园景观空间格局和校园绿地空间布局的分析及比较研究,主要是为了探究当前校园景观格局的布局是否合理,各景观类型的功能有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
1、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贵州大学北校区和南校区为老校区,西校区为新校区。北校区座落在花溪大道西侧,紧邻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西校区位于北校区西侧,在甲秀南路与北校区一路之隔。南校区位于学士路,在北校区南侧约2公里处。
1.2景观信息提取与分类
依据贵州大学南校区、北校区和西校区的设计平面图及实地调查,利用ZTMapGIS软件将各个校区校园划分为不同的斑块,并提取了各斑块的面积和周长、形状指数等作为基本的参数信息。通过对校园内土地利用状况的分析,本文的校园景观被划分为建筑与铺装、绿地、道路、水体以及其他5种斑块类型,其中将绿地斑块进一步划分为教学科研区、生活区、体育活动区、休闲娱乐区和道路5种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