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gis_三维可视化技术
发布日期:2021-10-07 浏览次数:825

3DGIS
3DGIS是三维GIS的简称,是一个解决空间数据的存储、表现、查看、管理、量算和分析等一系列问题、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及可伸缩性的三维地理信息系统。能实现实时反射、实时折射、动态阴影等高品质、逼真的实时渲染3D图像。
在城市管线管理中能根据现有的相关图形和属性数据,使现状与规划相结合,快速真实再现城市管网三维场景。可利用3DGIS平台方便对城市管线三维场景进行各种操作,并能实现管线属性信息快速查询、管线场景的漫游、任意给定线路的三维飞行、图形及动画输出、数据的更新与维护等。
3数据资源建设
3. 1数据资源建设内容
(1)数据标准规范建设,包括:制定北京热力管线地理信息数据标准规范。
(2)基础地理数据库建设,包括:北京市政务版电子地图数据、北京市基础地形图数据和影像数据整合、处理、入库;北京市政务版电子地图数据、北京市基础地形图数据和影像数据的配图设计与服务发布。
(3)热力管线数据加工及数据库建设,包括:依据集团公司现有的热力管线资料进行加工处理,开展管线资料整理、属性挂接、数据加工及质量检查工作,经过细致严谨复核工作无误后,形成成果数据,生成热力管线GIS数据,建立热力管线GIS数据库,并制作热力管线符号库。
(4)综合管线数据库建设,包括:依据集团公司现有的资料,加工热力管线周边的综合管线数据。
(5)热力管线三维建模,包括:建立热力管线及附属设施三维模型数据库,并依据热力管线GIS数据建立热力管线三维模型数据。主要包括管点模型(包括各类特征、附属物)、管线模型(包括管线、管沟和管廊)和建(构)筑物模型(包括小室、沉淀池等)。
3. 2数据标准规范建设
为了统一北京市热力集团热力地下管线地理信息数据建库的内容与方法,保证与北京市地下管线数据建库标准统一,特制定本标准。
地下管线建库数据来源为验收合格的地下管线基础信息数据。包括供水、排水、燃气、热力、电力、通信、广播电视、工业、地下管廊等各类管线及其附属物的空间和属性数据,以及地下管线工程元数据。
地下管线数据库内容的几何精度、属性、逻辑一致性、完整性应符合相应要求。
地下管线数据应按管线大类分为点、线、设施面、辅助线和注记等不同类型。地下管线数据图层宜按照“管线大类+数据类型”的组合方式命名。以热力管线为例,具体分层、层名及颜色

基于BIM+3DGIS的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管理
作为城市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智慧城市通过大系统整合、新一代信息技术交互、公众多方参与和互动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创新,进而使城市管理更加精细、环境更加协调、经济更加繁荣、生活更加便捷。伴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手段、移动技术、智能穿戴及工具在工程建设和运维阶段的应用不断提升,基于城市基础设施的物理信息融合的智慧管理应运而生。
依托BIM这个包含建筑工程信息的三维模型,大大提高了建筑工程的信息集成化程度,从而为建筑工程项目的相关利益方提供了一个工程信息交换和共享的平台。但其空间分析能力较为微观,并且BIM模型设计软件支持的空间范围小,无法承载海量大范围的地形数据,也不具备对地理信息进行分析和建筑周边环境整体展示的功能。地理信息系统(GIS)可以对整个地球空间上的信息进行宏观的分析与管理,清晰地展示建筑物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具有极强的空间综合分析能力,常被用来协助工程规划设计,还有城市中与地理空间有关的各类管理分析。但其局限性是无法展示微观模型,无法创建精细化的建筑模型和详细的模型信息。
因此,将BIM与3D GIS技术整合可以同时进行建筑的精细化模型创建以及大场景地理信息的管理和分析,实现了分析、管理从微观到宏观的海量数据,又能更全面地展示可视化信息。以BIM和GIS技术融合为核心的物理信息融合的管理手段,可以优化传统基础设施的管理方式,显著提高城市建设管理的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