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三维可视化应用_2.5D-GIS公司
发布日期:2021-01-18 浏览次数:694

三维GIS虚拟仿真:
1)支持标准的GIS格式数据,能够显示矿山及周边的地形与影像,帧率在25帧以上,保证流畅的三维场景渲染。
2)系统支持在一台服务器上部署GIS数据,用户通过局域网和集团网从客户端方式远程加载GIS数据,实现三维可视化管控功能。
3)基于三维GIS平台实现的数字地球显示平台,提供丰富操作功能,包括立体显示、语音控制、导航地图等。
4)提供基于数字地球的GIS分析功能:距离、面积、高差量测、地理标注、视点等。
5)基于高效的三维可视化平台开发,支持骨骼动画、纹理动画、粒子特效、光照效果等显示特效。
6)按照矿山实际数据构建露天矿山安全生产作业场景,包括地面场景(范围包括采矿场、采矿分厂办公区、堆场地形和建筑物及构筑物模型)、矿体信息、工程信息、设备信息、工艺流程等。
7)系统支持使用航拍图进行地表更新的功能和接口(可支持第三方航拍地图的导入和融合)。
8)系统应可集成现有北斗等设备信息,并在三维上显示。前提是能够获得数据接口。
装备模型库与材质库:
1)系统提供运输、凿岩、装药、铲装、破碎等方面的设备模型库,包含几种主要设备三维模型。
2)仿真主要设备的整体外观、结构构成,同时辅以图片或嵌入提示性文字等形式展示采矿过程中设备的应用场景。
3)支持将移动设备模型手动拖放到三维场景中,支持对设备模型的移动、旋转等编辑,支持设备信息后期扩展和预览。
自动化数据集成(最主要是要实现这个)1)支持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数据接入标准规范,系统可通过OPC、TCP等协议,接入监测监控、卡车调度数据。
4)支持海康、大华等国内主流视频厂商的视频数据包协议,实现视频实时解码,其中车载摄像头进行本地存储,系统可选择视频调用查看,也可轮询查看,并接入到三维系统中展示。
5)支持主流的地质数据格式,在API层可读取地测采工程模型数据、配矿计划数据等,并查询其属性。
安全管理:
三维GIS平台支持各主流监控厂商的摄像头,能够通过视频系统的SDK(如海康威视、大华)进行二次开发,实现在三维场景中实时查看采场的生产状态,监管生产安全。
生产作业过程管控
1)集成卡车调度系统的实时定位数据、调度指令数据。
2)通过对接GPS卡调系统与生产执行系统业务数据,实现卡车作业过程仿真、生产执行过程预警处理,包括爆堆超\欠供矿、设备超速、矿岩颠倒、品位不利等。
3)报警对象具有报警标志的功能,报警图案可自定义,提供在软件界面特定位置显示报警信息的功能。

基于面向智能电网的3D-GIS平台研究与构建
智能电网是我国电力系统新时期发展过程中的主流方向,我国电力系统在发展过程中旨在结合国内电网发展的现实状况,联系我国实际经济实力、技术水平和发展水平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电网系统。为此需要国家电网企业尽快建设骨干网架,促进各级电网实现协调发展,创建互动化、自动化和信息化的智能电网,为我国社会稳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1、 3D-GIS平台的建设需求
智能电网卞要特征之一便是信息化,以智能电网为基础目标创建3D-GIS平台是促进电网各个环节智能分析能力、信息集成能力以及电网数字化程度全面深化,提高电网管理、经营、生产实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1.1智能电网研究
智能电网主要是在原有物理电网基础上,融入现代领域中先进的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通讯技术、传感测量技术,和物理电网进行高度集成后所诞生出来的新型电网模
式。当下和智能电网相关的研究主要包括三种层面:
(1)对智能电网相关概念及其国内外发展现状进行集中探讨。
(2)针对智能电网实施过程、核心技术、主要特征以及电网原动力等层面实施合理评述。
(3)对我国智能电网相关技术实际发展状况进行回顾,展望我国智能电网未来主要发展趋势。
我国智能电网的相关信息平台建设工作依然处于一种探索阶段,而可视化、动态、三维电网呈现技术是智能电网未来发展过程中的主要方向,属于技术发展重点环节。为此需要信息平台为后期智能电网管理提供图像化无缝接口,把从各种渠道传输过来的实时信息通过动态拓扑模型进行有效的集成处理,从而将其完整地呈现出来。
1.2 3D-GIS平台发展需求
实际上电网也属于一种跨区域多维动态实时系统,而在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过程中, 二维GIS也具有突出的应用功能。但其本质依然属于一种抽象符号系统,无法为人们提供合理的人性化视觉感受。
3D-GIS平台通过立体造型技术为广大用户展现出一种全面的地理空间形象,不但能够准确描述出各种空间平面关系,同时还能够表达出空间对象的垂向联系,帮助用户了解电网规划过程中相关环境特点,比如通讯线路、架空线路、建筑物、水域状况、道路信息以及山脉分布等内容,同时还能够提供各种基础数据信息以及三维空间信息,提升设备管理、应急指挥、电网调度的人性化水平与可视化程度,为智能电网发展奠定良好管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