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2.5D地图开发_三维可视化技术
发布日期:2022-04-30 浏览次数:581

研究区概况
贵州大学北校区和南校区为老校区,西校区为新校区。北校区座落在花溪大道西侧,紧邻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西校区位于北校区西侧,在甲秀南路与北校区一路之隔。南校区位于学士路,在北校区南侧约2公里处。
1.2景观信息提取与分类
依据贵州大学南校区、北校区和西校区的设计平面图及实地调查,利用XTMapGIS软件将各个校区校园划分为不同的斑块,并提取了各斑块的面积和周长、形状指数等作为基本的参数信息。通过对校园内土地利用状况的分析,本文的校园景观被划分为建筑与铺装、绿地、道路、水体以及其他5种斑块类型,其中将绿地斑块进一步划分为教学科研区、生活区、体育活动区、休闲娱乐区和道路5种类型
景观格局分析及指数选取
经资料收集和实地调查,将已在ZTMapGIS中编辑的各个景观图在该软件中进行矢量化处理,并建立相应的属性数据表。随后利用转换工具,将已矢量化的图形转换为tif格式,而后导入Fragstats4. 2. 1软件对各景观指数进行计算,并运用指数相应的生态学意义加以阐释。鉴于分析贵州大学南校区、贵州大学北校区和贵州大学西校区景观格局所反映的侧重点不同,结合分析软件Fragstats4. 2. 1的计算规则,将所选取的景观格局指数分别在斑块、斑块类型和景观3个层次上进行选取。
1.3.1斑块级别
斑块级别指数是景观中各个斑块的基本参数,用来表述斑块的基本性质以及特征化和内容定量化的指数,是计算另外两个级别景观指数的基础

基于三维GIS的智慧园区平台
1智慧园区的概念
基于三维GIS技术的智慧园区是一个涉及多种技术、应用于多个领域、服务于多个对象的多维立体综合系统。智慧园区的“以人为本”,即通过先进技术手段提升为园区管理者、入驻企业、企业员工服务的能力,提升这三类“人”在园区各方面的体验感、舒适度。结合园区的性质、特征,归纳出来的便是:园区“以人为本”的智慧化建设应满足管理、生活、工作等三个方面的智慧化,全面提升园区的整体服务能力,提升园区人的幸福感、归属感。
2.1提高资源整合能力
统一的展示平台和资源共享平台,使园区管理者、园区企业、员工形成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盘活园区内各方角色的资源,获得高效、协同、互动、整体的效益
2.2提升数据整合能力
建设园区综合管理平台,对各智能系统进行集中监视、控制和数据管理,通过数据处理分析,最大限度地发挥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关联与协同,在顶层生成综合各智能系统特性的应用,在同一个操作平台上通过统一界面管理实现。
2.3增强管理能力
建设统一的管理平台,进一步提升园区内部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建立企业动态档案,为企业及管委会的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实现园区建筑信息模型3DGIS+BIM可视管理、环境能耗的远程管理、综合安防多维防范、基础设施设备可视化运维。
2.4提升创新能力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扩大服务的覆盖面和受益面,同时,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应用,促进园区信息化建设,打造高科技、智能园区,提升园区层次和服务水平。
3智慧园区建设的总体架构
3.1总体架构(1-2-3)
一个数据中心,两大平台,三大服务对象。
3.2一个数据中心
园区数据中心,将园区内所有可管理对象纳入园区综合管理平台,并把所有数据统一在平台进行分析和处理,通过统一的门户对各个子系统进行查看、配置、联动管理等。
3.3两大平台
一个是物联平台,以园区大数据分析为导向,采用基于物联网感知设备的前端系统,感知园区内人、物、事件的状态,通过统一的物联网平台,进行交互联动。
园区智慧感知系统包括:
3.3.1智慧安防
包括智慧视频、园区多媒介一卡通、智慧巡更、消控室监控机房指挥中心、智慧消防。
3.3.2智慧楼宇
包括楼宇自控、梯控系统、分体式空调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