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2.5D地图技术_2.5D-GIS制作
发布日期:2022-07-14 浏览次数:490

近几十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越来越强调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教育乃国之根本,也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随之而来的便是全国各大高校扩大了招生规模。校园景观不同于其他类型景观,它除了给广大师生提供宜人的外部环境外,还重视挖掘校园文化、创造交流空间以及塑造广大师生的个性,因为一个优美的校园环境对学生的精神世界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因此基于三维GIS的景观生态学将整个景观作为研究对象,将景观定义为相似的形式在整体上重复出现,由一系列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组成的异质性区域。而景观格局是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双重作用下景观空间异质性的具体体现,主要通过景观单元的数目、类型、空间分布来进行刻画。
本文突破了在传统景观格局分析上选取对象的限制,以贵州大学3个校区的校园全覆盖区为研究对象,采用景观类型划分方法,综合考虑各类景观用地,对校园景观格局进行深度分析,为今后校园景观格局的改造提供更加合理的意见和建议。
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大学”是一个生态系统,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可为校园的生态建设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本文通过做贵州大学3个校区的校园景观空间格局和校园绿地空间布局的分析及比较研究,主要是为了探究当前校园景观格局的布局是否合理,各景观类型的功能有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
考虑到贵州大学校园景观特点和景观演化过程中的人为干扰因素,本文从研究对象的特性以及根据实际的需要出发,采用了在土地利用方式的基础上叠加人类活动方式,并参考国内外学者们对高校校园景观格局和校园绿地空间布局的生态学分类方法,对贵州大学3个主校区进行景观分类

BIM利用现在最先进的建模方式,集成了很多建筑行业特有的工具模型,实现了对建筑信息的最详尽表达。作为建筑信息化的新的发展方向,BIM已从一个纯粹的理论变成了如今现实的应用工具。给建筑行业从设计、施工、管理、乃至于运营,都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设计师可以通过 BIM 的模型更好的进行方案的优化比选,施工方可以从模型中获得比以往更多、更可靠的技术细节信息支持,项目管理者可以透过 BIM 的思想结合 4D 模拟建筑技术更有效率的展开工程项目管理。在建筑物竣工之后,成熟的【BIM模型】还可以帮助物业管理者开展设施维护与大修工作。
随着我国建筑业“信息化变革”热潮愈发高涨,近年来BIM技术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
我国从2001年引入BIM概念。2007年,建设部发布了《建筑对象数字化定义》作为行业产品标准。2008年,上海中心率先在施工中使用了BIM技术,使BIM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得以加速。2012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的《2016-2020建筑业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将BIM技术作为工作重心。
目前BIM技术在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京津冀地区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BIM在建筑业的普及已是不争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