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et DevelppmentGIS+BIM产品开发

400 878 0179

SEARCH

与我们合作

我们是一家专注于空间信息二三维可视化产品研发和应用建设的企业。
主营业务:GIS+BIM三维融合渲染平台、二三维GIS地理信息平台、2.5D-GIS平台、VR全景三维可视化平台、室内地图可视化平台。

有一个品牌项目想和我们谈谈吗?

您可以填写右边的表格,让我们了解您的项目需求,这是一个良好的开始,我们将会尽快与您取得联系。当然也欢迎您给我们写信或是打电话,让我们听到您的声音

您也可通过下列途径与我们取得联系:

地 址: 上海市闵行区顾戴路2337号B栋7楼

电 话: 400 878 0179

微 信: 400-878-0179

邮 箱: pengzhao2688@163.com

网 址: http://chinagis.cc

快速提交您的需求 ↓

海口2.5D地图开发公司_三维gis应用

发布日期:2021-10-27 浏览次数:638

二三维一体化

在二三维一体化方面,借助二维GIS数据生成三维模型数据,将二三维联系在一起显示,更好地完成二三维数据在空间方面的衔接。二三维一体化符号化表达系统,使用二维矢量数据,包含物体在点图层以及线图层等方面数据内容。就实现思路而言,首先要解析二维矢量数据,获取其中属性值和相对应的几何字段;其次要结合不同要素绘制三维模型。在二三维一体化表达方面,包含有两种形式,分别是线状要素符号化以及面状要素符号化。选择二维矢量图层为基础表达面状地理要素二三维一体化,生成所需要的面状要素。

以道路为例,首先读取道路线图层每条路段记录,获取三维空间坐标以及起点终点ID等参数,存储至相应的列表中。其次,获取道路点图层顶点ID存储至相应的列表。再次,结合道路线图层ID号进行标记,得到链接ID号,根据其长度以及路宽打断三叉以上叉路口。最后,结合获取的路段列表进行道路的绘制以及纹理贴图。根据起始点终点ID列表参数获取道路交叉点顺序,确定交叉口的空间位置和形状,计算纹理坐标并贴图。

3场景操作和分析应用

3.1场景漫游

场景漫游模块中,漫游模式有用户自定义模式和经典模式两种。用户自定义模式有节点跟随模式以及设置路径模式等,主要是通过设置对话框参数进行自定义场景漫游;经典模式有飞行模式、驾驶模式、步行模式以及轨迹球模式等,通过封装以及继承OSG自带漫游器实现。其中飞行模式调用osg GA : FlightManipulator类实现,移动鼠标进行场景的移动和旋转;驾驶模式调用osg GA: Drive Manipulator类实现,移动鼠标实现漫游功能;步行模式调动osg GA:Camera Manipulator类实现,移动鼠标点击键盘进行场景漫游;轨迹球模式调用osg GA:TrackballManipulator类实现,移动鼠标完成场景漫游。

3.2场景编辑

在场景编辑方面,包含工具以及场景操作两个方面内容,其中工具主要是用来进行节点的选择以及漫游路径交互绘制,场景操作主要是进行场景缩放、窗口平移以及节点删除等方面操作。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平移操作需要借助视点上下和左右操作进行,放大与缩小操作需要拉近或者拉远视点来使窗口向前或者向后移动,删除操作需要在父节点中删除所选中的节点。

3.3空间分析

空间分析模块有多种不同组成结构,如缓冲区分析、属性查询、天际线分析、空间量算等。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结合专题应用添加相对应的分析模块。空间分析模块是三维GIS符号化系统与三维地图之间最为明显的区别。空间分析可以通过符号化地理要素进行。在缓冲区分析方面,能够进行圆形缓冲区分析,鼠标左键在界面选择两个点,其中一个点作为圆心,另一个点与该点距离为半径,使用着色器将园内顶点颜色渲染;在天际线分析方面,主要用来分析当前角度和视点的可见区域,在屏幕上绘制场景要素边缘;在可视分析方面,有可视域分析以及通视性分析两方面内容,其中可视域分析将参数输入对话框,包含视角大小、位置、方向以及长度等,先将场景渲染至纹理,之后计算顶点深度,获取深度纹理涂对应值比较,顶点可见为绿色,顶点不可见为红色;通视性分析以鼠标确定视线起点和终点,交点通过碰撞检测获取,红色作为不可视部分,绿色作为可视部分。

4结语

三维GIS符号化表达系统以XTMap三维引擎为基础,具备有场景操作、空间分析、场景快速搭建以及二三维一体化等方面功能。选择C++作为系统开发语言,以COM组件完成编程,整个系统有着非常好的可扩展性,可以根据用户实际需求添加所需要的地学分析库。引擎控件能够二次开发,在单机以及网络中都有着非常好的应用效果,实现相应功能。另外,根据所需要的符号,灵活添加其他功能接口。本次研究还存在有一些不足,例如未能实现在网络环境下调用,在之后的研究中将逐渐优化和完善,希望能够在实际应用中更好的发挥出价值和作用。


BIM利用现在最先进的建模方式,集成了很多建筑行业特有的工具模型,实现了对建筑信息的最详尽表达。作为建筑信息化的新的发展方向,BIM已从一个纯粹的理论变成了如今现实的应用工具。给建筑行业从设计、施工、管理、乃至于运营,都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设计师可以通过 BIM 的模型更好的进行方案的优化比选,施工方可以从模型中获得比以往更多、更可靠的技术细节信息支持,项目管理者可以透过 BIM 的思想结合 4D 模拟建筑技术更有效率的展开工程项目管理。在建筑物竣工之后,成熟的【BIM模型】还可以帮助物业管理者开展设施维护与大修工作。

随着我国建筑业“信息化变革”热潮愈发高涨,近年来BIM技术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

我国从2001年引入BIM概念。2007年,建设部发布了《建筑对象数字化定义》作为行业产品标准。2008年,上海中心率先在施工中使用了BIM技术,使BIM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得以加速。2012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的《2016-2020建筑业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将BIM技术作为工作重心。

目前BIM技术在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京津冀地区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BIM在建筑业的普及已是不争的事实。


GO 立即咨询
了解更多解决方案

TOP

获取报价 免费电话
获取报价
您的称呼:

*

您的电话:

*

您的邮箱:

*

重要的事情,电话里聊

接通客服

不方便的时候线上咨询,在线等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