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三维可视化开发_3D-GIS技术
发布日期:2021-04-30 浏览次数:802

基于BIM+3DGIS集成物理信息融合智能化管理平台的价值
1)实现各系统的统一管理。平台可以充分利用各子系统的数据,可以实现在统一的平台进行信息发布、在统一的综合数据管理系统进行数据维护和二次利用、在统一的配置管理界面对系统的参数进行调整等,真正实现平台的一站式管理城市基础设施智能化管理是完备的全过程信息整合平台,解决了传统管理过程中资料易缺失、查询不便、信息表达不一致、信息孤立等问题;同时,也实现了从规划、设计、建设到运维的全过程智能化管理,尤其是将运维环节中的日常巡检、健康监测、安全管理、应急处置等功能进行集成。
2)BIM与3DGIS技术融合的应用优势。通过将BIM和GIS整合,先对建筑进行建模,然后把建筑空间信息与其周围地理环境共享,应用到城市三维GIS分析中,就极大的降低了建筑空间信息的成本。运用GIS和BIM建立的精细建筑内部与宏观路网结合的城市系统模型,实现了城市地上地下设施一体化管理、室内外设施一体化管理,又实现生活中可见设施与工程隐蔽设计的一体化管理,从而达到城市全要素空间设施的智能化管理。
3)平台操作简单高效化。平台上的数据均为可进行二次利用的具有高附加值的信息,能够充分根据管理人员的需求或者工作特点来进行操作和管理,从而降低了平台管理人员操作各个系统的专业门槛,真正以需求来驱动平台的建设和管理过程,使得管理人员从海量繁琐的信息数据和复杂的操作中脱离开,在做好管理工作的同时还能有效降低人力成本。
4)平台管理无地域限制。基于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开发的智能化管理平台具有高兼容性的同时还可以进行远程控制,不受地域限制,能够有效减少基础软硬件环境的重复建设,降低成本并且管理灵活。
若干BIM+GIS集成物理信息融合智能化管理平台应用案例
5.1成都泛悦城市工地的智慧工地管理
智慧工地是指运用信息化手段,通过三维设计平台建立工程项目信息模型,结合使用物联网智能硬件实时采集工程相关数据,打造施工过程管理的信息化系统,实现协同互联、智能监控、科学决策的高效管理模式,并将工程信息模型与物联网采集的工程环境数据进行挖掘分析,为工程施工提供过程趋势预测及科学预案,实现工程施工可视化管理和物理信息融合智慧化决策[fist。该案例以BIM十GIS为核心,以项目施工阶段管理为主线,探索搭建了智慧工地管理平台。图2是该项目在基坑开挖检测时BIM模型在3DGIS中的展示。

三维GIS行业之窥探
随着数字化城市进程的发展,各行业信息化建设也加紧步伐, GIS作为信息化的有力工具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先林曾说,现代GIS的发展,社会和用户对GIS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是:更逼真(全要素、三维)、更精细、更精确、更广泛(室内、地下、水下)、更快速、更实时(四维采集才能实现监测)和更便于进行统计分析(要结构化的数据)。GIS数据的三维化升级是大势所趋。
技术进步同样来自于市场需求,今年年初,来自自然资源部“十四五”基础测绘规划编制工作中提及的“实景三维中国”建设任务,政府部门将联合全国范围内具有测绘资质的超过2万家企业单位,采集生产每一座城市的三维数据,无疑,这对于三维数据企业是一个全新的市场机会。据测绘行业粗算,以平均1万元左右/平方公里的三维数字采集和生产均价估算,仅单次采集全国城市主城区乃至全境范围的数据,其市场可在数十亿规模,如果涵盖后续数据的更新与运维服务,蛋糕将会更大。
数据采集的技术可谓日新月异,但是GIS技术没有彻底性变革。由于数据量越来越大,数据内容越来越多,分类越来细,未来将形成地理信息“大数据”体系,如激光扫描、CAD、Revit、BIM、倾斜摄影等需要处理的三维数据呈指数式增长,三维大数据的分享、传输、存储和集成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GIS基础软件平台,作为中游支撑性平台软件,属于GIS产业中较小的一块, GIS软件是GIS行业的基础工具,是各种数据接入和处理的重要载体。
长期以来,国外厂商一直占据基础平台市场的领先地位。而近年来,国内软件厂商不断发展,也能平分秋色,但在三维领域,依旧几家独大。面对三维数据来源不同、难以兼容、规模太大、细节缺失及展示困难等现状,似乎GIS基础软件平台已无法满足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