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gis开发公司_VR三维全景应用
发布日期:2020-12-13 浏览次数:716

故障案例
案例一、2018年12月7日,某AT所271断路器电调端远动操作,开关拒动。经检修车间人员检查后发现电压互感器与GIS高压开关柜连接插座部位处有放电烧伤痕迹,现场测量271断路器气室压力为0.009 bar,远低于正常值的0.06 bar。后续检查发现电压互感器内锥绝缘橡胶体处烧损严重,同时GIS高压开关柜电压互感器插座损伤严重,此损伤破坏了断路器气室的密封,最终导致断路器气室漏气,使得压力低于标准值,详见下图故障现场示意图的案例一。另外对电压互感器本体进行电气预防性试验发现,其绝缘电阻、绕组直流电阻、交流耐压和励磁特性等试验项口符合国家和铁路总公司相关要求。但因GIS高压开关柜本体设备损坏程度较大,现场不具备修复条件,返厂维修后该所设备已恢复正常运行。
案例二(实物见下图),2018年12月22日3时30分,某牵引所馈线开关213断路器在天窗点结束后送电失败,距离I段保护动作,故障公里标指向其供电臂上的某分区所。经检修车间人员检查,发现此分区所271 GIS高压开关柜的电压互感器与开关柜连接插座部位处有显著放电烧伤痕迹,GIS高压开关柜气室压力正常。后续拆解检查发现电压互感器内锥绝缘橡胶体处和GIS高压开关柜电压互感器插座烧损严重,但电压互感器本体电气预防性试验符合相关要求,详见下图故障现场示意图的案例二。由设备厂家现场对此GIS高压开关柜进行处置后,设备恢复正常运行。此故障非正常供电状况时间持续45个小时。
案例分析
结合故障案例中的案例一和案例二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特点:
1)故障的起因并非由于电压互感器和GIS高压开关柜本身的电气参数不符合技术条件,或现场电气环境参数超过设备允许值而造成的设备损坏,故障发生后单体设备的电气参数仍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铁总要求;
2)故障的主要原因都是由于电压互感器高压接头处的橡胶绝缘体与高压开关柜插座处的连接部位发生了绝缘击穿导致了故障的发生;
3)此故障有可能会造成设备事故扩大化,从而造成更加恶劣的影响。
综上所述,可以判断导致故障的起因应该为电压互感器与GIS高压柜连接部位存在长期的电树枝现象。电树枝是指任何固体类介质在高强度电场作用下,其绝缘部位的某一区域会形成树枝状的局部损坏,在此电场的长时间作用下,此树枝通道会顺着电场的方向贯穿于整个绝缘,最终形成绝缘击穿破坏。
故障发生的大致经过如下:电压互感器在与GIS高压开关柜插座安装时会形成气体的压缩,此压缩气体不会因施工中采取任何限制措施或改进施工工艺而消失;由于施工工艺和设备厂家作业指导书的要求,电压互感器橡胶绝缘体部位会涂抹一定量的绝缘硅脂油,以保证安装的顺畅,并起到填补二者之间空隙的作用,并起到尽量减少电树枝现象发生的可能性;但在施工中,绝缘硅脂油的均匀涂抹以完全避免电树枝现象的操作根本无法达成,因此电树技现象的存在具有必然性,但发展的速度是有明显区别的,且在施工中如果不对压缩气体进
行限制,即在安装过程中没有采取放气的措施,大的压缩空气压力,会促进电树技现象的发展,最终的结果就是加速导致绝缘部分的击穿;击穿过程会产生大的短路电流,同时产生较大的热量释放,会促进压缩空气的压力快速发展,当超过柜体允许限定值,有可能会破坏GIS高压开关柜的柜体,造成故障扩大;短路电流随着对应断路器的跳闸而结束,整个故障结束。

基于三维GIS的校园景观格局研究
近几十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越来越强调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教育乃国之根本,也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随之而来的便是全国各大高校扩大了招生规模。校园景观不同于其他类型景观,它除了给广大师生提供宜人的外部环境外,还重视挖掘校园文化、创造交流空间以及塑造广大师生的个性,因为一个优美的校园环境对学生的精神世界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因此基于三维GIS的景观生态学将整个景观作为研究对象,将景观定义为相似的形式在整体上重复出现,由一系列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组成的异质性区域。而景观格局是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双重作用下景观空间异质性的具体体现,主要通过景观单元的数目、类型、空间分布来进行刻画。
本文突破了在传统景观格局分析上选取对象的限制,以贵州大学3个校区的校园全覆盖区为研究对象,采用景观类型划分方法,综合考虑各类景观用地,对校园景观格局进行深度分析,为今后校园景观格局的改造提供更加合理的意见和建议。
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大学”是一个生态系统,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可为校园的生态建设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本文通过做贵州大学3个校区的校园景观空间格局和校园绿地空间布局的分析及比较研究,主要是为了探究当前校园景观格局的布局是否合理,各景观类型的功能有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
1、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贵州大学北校区和南校区为老校区,西校区为新校区。北校区座落在花溪大道西侧,紧邻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西校区位于北校区西侧,在甲秀南路与北校区一路之隔。南校区位于学士路,在北校区南侧约2公里处。
1.2景观信息提取与分类
依据贵州大学南校区、北校区和西校区的设计平面图及实地调查,利用ZTMapGIS软件将各个校区校园划分为不同的斑块,并提取了各斑块的面积和周长、形状指数等作为基本的参数信息。通过对校园内土地利用状况的分析,本文的校园景观被划分为建筑与铺装、绿地、道路、水体以及其他5种斑块类型,其中将绿地斑块进一步划分为教学科研区、生活区、体育活动区、休闲娱乐区和道路5种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