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三维可视化开发公司_gis技术
发布日期:2022-02-25 浏览次数:518

基于移动GIS技术的生态环境核查系统搭建
为了得到生态环境的动态变化状况,更加全面的掌握生态系统变化以及动态的变化规律,整体的评价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开展对野外监测点生态环境信息的采集工作。定期开展信息采集工作,为后续开发工作提供数据支撑非常必要,在后期生态环境的规划、管理和决策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传统的监测方式中,监测点生态环境信息的采集主要是由外业操作人员完成的。根据监测点采样信息的要求,在纸质表格中,对特定的监测点进行信息记录,等待返回办公室录入数据库,并在地理信息数据库中进行数据整合。传统的作业模式具有耗费时间长、工作量较大、实时性较差、误差较大等缺点,且采集的信息量少,无形中增加了内业和外业的工作量。随着人类科学研究的不断发展,外业数据内容和形式也在慢慢发生变化,并呈现出数量大,复杂性高,多样性的特点。因此,如果野外数据能在采集时就实现数字化,将会使数据采集工作更加方便,基于掌上机的移动地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很好的补充。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GIS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移动GIS将移动通信技术、GPS定位技术和GIS技术集成为一体。在野外信息采集方面,移动GIS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已经成为了多种场景下的解决方案。
本文从监测点生态环境核查信息收集、发送、存储和下载生态信息的基本过程出发,讨论了基于移动GIS的信息服务方案。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各种优势和特点,来实现生态环境核查信息的快速采集、实时传输和存储服务。

基于BIM+3DGIS的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管理
作为城市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智慧城市通过大系统整合、新一代信息技术交互、公众多方参与和互动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创新,进而使城市管理更加精细、环境更加协调、经济更加繁荣、生活更加便捷。伴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手段、移动技术、智能穿戴及工具在工程建设和运维阶段的应用不断提升,基于城市基础设施的物理信息融合的智慧管理应运而生。
依托BIM这个包含建筑工程信息的三维模型,大大提高了建筑工程的信息集成化程度,从而为建筑工程项目的相关利益方提供了一个工程信息交换和共享的平台。但其空间分析能力较为微观,并且BIM模型设计软件支持的空间范围小,无法承载海量大范围的地形数据,也不具备对地理信息进行分析和建筑周边环境整体展示的功能。地理信息系统(GIS)可以对整个地球空间上的信息进行宏观的分析与管理,清晰地展示建筑物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具有极强的空间综合分析能力,常被用来协助工程规划设计,还有城市中与地理空间有关的各类管理分析。但其局限性是无法展示微观模型,无法创建精细化的建筑模型和详细的模型信息。
因此,将BIM与3D GIS技术整合可以同时进行建筑的精细化模型创建以及大场景地理信息的管理和分析,实现了分析、管理从微观到宏观的海量数据,又能更全面地展示可视化信息。以BIM和GIS技术融合为核心的物理信息融合的管理手段,可以优化传统基础设施的管理方式,显著提高城市建设管理的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