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3D-GIS制作_3D-GIS制作
发布日期:2021-08-14 浏览次数:549

基于3DGIS技术的无人机测图像控点布设方案
近年来,随着航空摄影测量的发展,特别是无人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以无人机为平台的低空摄影测量得到广泛应用。无人机摄影测量具有操控简单、效率高、能及时地获取有效的数据信息、成本低、受地理环境影响小等优点,配合航拍软件可快速获取对地影像,已经是现有的航天、航空遥感和地面遥感系统不可缺少的弥补手段。无人机摄影测量在近几年发展势头日渐迅猛,与此同时,如何提高无人机摄影测量的成图精度,同时如何在保证成果精度的同时减少布设像控点工作量等问题也备受人们关注。
像控点布设是航空摄影测量中的重要环节,但是由于无人机质量轻以及外界因素的影响,无人机在作业过程中姿态不稳定,获取的影像存在重叠率不规则和影像倾角过大等特点,因此无人机地面像控点的数量和分布和以往的传统航空测量的要求有所不同。近年来,有很多学者展开了提高无人机测图精度的研究。
本文使用FD-130B六旋翼无人机采集了沿海某村庄影像,通过分析不同的像控点数量及分布与无人机航测成果质量之间的关系,分析验证了像控点数量及分布与空中三角测量、数字正射影像图(DOM)、数字高程模型(DEM)之间的关系,研究了无人机航测大比例尺地图所需控制点数量及分布,为无人机在航空摄影测量中满足成图需求提供有效参考。
1、研究数据
1.1 研究区域
研究区域位于沿海地区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石浦镇树桥头村,总面积约0. 4 km2,居民楼大多都是二三层楼房,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建筑物较密集,沿街道建设。
1. 2影像数据及像控点信息
影像数据获取使用富地FD-130B六旋翼无人机(如图1所示)飞行平台,最大载荷为5 kg,云台可以搭载各种快拆式传感器,本次实验无人机搭载FD-5120倾斜相机进行影像采集,机身装置4块容量为22 000 mA蓄电池,有效作业时间30分钟,POS数据定位精度水平精度小于±0. 10 m,垂直精度小于±0. 10 m。采用常规RTK测量模式进行像片控制点采集,平面和高程精度均优于±0.01 m,像片控制点共33个,坐标系统为地方独立平面坐标系和1985国家高程基准。

BIM在交付和运维阶段的优势在哪?又该如何落地呢?
近些年,我国建筑业对于BIM技术的大力推广与发展,越来越多的项目对于BIM的应用已经从设计与施工阶段逐渐迈向后期运维,那么BIM在交付和运维阶段都有哪些应用呢?
一、互动模拟
传统的CAD图纸在交付的时候,即便是专业人员在阅读其建筑信息时都难免出现误解或者是错误,因为交付图纸中包含了项目从设计到施工所有的信息,而且图纸动辄上百战多则上千张,给阅读理解上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尤其是非专业出身的租户或者是业主。通过导入BIM技术之后,租户或者是业主可以通过相关工具对BIM模型进行全面的了解,配合BIM软件可进入虚拟建筑中的任何一个位置,做一次虚拟考察。相关人员可以随意的观察设计效果以及施工质量,例如商铺的格局、大堂的采光、电梯间的位置等等,包括建筑中各个设备设施都可以做全面的了解。
二、提前制定方案
2D图纸对于建筑设备的能耗分析不能够进行系统且量化的展示,不利于业主根据客户要求进行调整。现在可以通过BIM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对建筑中设备设施进行全面系统的数据分析,尤其是用电负荷、空调负荷等。这样可以让业主和客户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进行调整或者方便客户提出要骑,便于业主做出更好的方案。
三、改善传统运维
传统运维阶段,运维方依靠的只是2D平面图纸,再配合Excel表格,进行运维工作。一旦出现问题很难快速的从图纸中找出问题点,再加之图纸信息不够全面,对于运维工作方案的制定也是一个极大的制约。导入BIM之后,运维人员可以通过埃欧哲BIM模型,快速、准确的了解建筑中设备设施的相关参数,管线走向,以及相关注意事项等等。一旦出现问题,可以直接从模型中快速的寻找出问题点,做出及时的反应,以维护建筑系统的正常运转。例如,当甲方发现一些渗漏问题,首先不是实地检查整栋建筑,而是转向在BIM系统中查找位于嫌疑地点的阀门等设备,获得阀门的规格、制造商、零件号码和其它信息,快速找到问题并及时维护。
四、演习模拟
传统运维中对于模拟一般都是走走形式,做做样子而已,缺乏指导意义。然而现在通过埃欧哲BIM模型的可模拟性,让业主在模型中对于突发事件或者是灾害提前做演示,在演示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总结问题,以量化的数据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预防突发事件。在培训管理人员怎样处理应急状况时,有了BIM系统后,就可以对这些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模拟,进行一些没有办法在实际进行的模拟培训,例如:火灾模拟,人员疏散模拟,停电模拟。总而言之,BIM可以作用于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随着我国不断的深入应用与研究,相信未来不久BIM可以帮助我国的建筑信息化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