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工地可视化管理系统_智慧旅游
发布日期:2020-11-13 浏览次数:782

网格化管理筑牢海外“防疫墙”
为有效应对境外新冠肺炎疫情快速蔓延风险,织密织牢国际业务人员管理全覆盖网格,保证疫情防控与应急处置工作落实到每一个海外机构、每一位海外员工,按照中国能建党委“六个一”行动要求和公司“零感染”行动方案,近日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出台公司境外疫情防控网格化管理指导意见,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筑牢境外疫情防控堡垒。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有关内容~
疫情防控网格化管理
是指将所有海外员工划入特定网格单元,实现各单元内部规范管理,单元之间分级管控、相互协同强化的疫情防控机制。
末端网格单元
是指各级不能再细分的网格单元,原则上二级网格单元下设的三级网格单元即为末端网格单元(如职能部门、团队个体或生产班组等);若二级网格单元未设置下级网格单元,则该二级网格单元直接划定为末端网格单元。
网格单元
是指按照公司海外员工、组织机构、工作区域、活动空间等划定的管理单元,原则上按照管理层级关系由上至下划为一级至三级,三级网格单元(也称为末端网格单元)纳入网格单元数量统计。
移动网格单元
是指公司员工或个人团体赴境外或第三国出差、工作等,在旅行途中所形成的网格单元,应纳入相应海外机构进行管理。

完善“网格化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是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工作格局。大力扶持和培育社会组织,引导社会基层组织的成长,调动社会组织主动参与自治的积极性,通过制度约束规范社会组织的活动方式和管理机制,赋予社会组织更多的自主权,将居民个体分散的利益诉求整合上升为组织共同的合理化诉求,并尽可能在政策层面上体现社会整体的诉求。搭建互动平台改变政府唱独角戏的状况,促进政府部门和社区自治力量的有效衔接,社会多元主体在社区管理上加强合作、协调互助,共同推进社会治理各项工作有效开展,形成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居民广泛参与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合作治理机制。
二是因地制宜推进网格化管理。建议由县级政府主导各个社区分阶段、分层次、分地域地探索网格化管理的可行路径,灵活机动地有序推进。对于经济欠发达、人口结构复杂的区域需要适当加强政府的引导、示范、引领作用,确保在和谐稳定的基础上稳步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改革创新;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社会组织发育程度较好的地区,则要减少政府的直接干预,在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的基础上,引导、调节多元主体自觉投身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
三是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对于市场有能力承担的管理和服务项目要果断放手,对于不愿投入或能力不足的非政府组织要适时进行引导性资金投入,促进社会各界主动投身于社区建设和发展。综合运用各种财政、税收优惠政策,增强投资社区管理与服务的吸引力,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法规,为社区财政经费筹集和合理使用提供法律保障。充分利用社区自身优势,规范社区募捐机制,广泛吸纳社会闲散资金,不断增强社区自我积累和资金募集能力。
四是加强网格化管理信息网络建设。根据社区管理与服务的要求将各项业务纳入一个统一的系统框架内,不仅在硬件基础设施上加大投入,在软件维护上也要不断优化升级,形成完整、规范的信息化城市社区管理系统。将居民家庭、民政、经济、党政、计生、社保、治安等诸多内容纳入网格化管理互动平台,按照街道和社区工作人员、网格管理人员的分工差别分配权限,形成实时、在线、共享的网络平台。社区居民的各种管理服务需求通过互动平台得以及时妥善办理,真正实现数字化、精细化社区管理。
五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定期组织社区工作者、网格管理员教育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不断提升他们对网格化管理的认识。完善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评价考核机制,将对社区管理与服务的监督、考核、评价、奖惩等各个环节落到实处。积极引进有工作经验的社工人员和善于学习、富有奉献精神的大学生加入社区管理队伍,加强社区管理人员专业化工作梯队建设,建立健全职业资格认定、注册管理、岗位职责设置、工作绩效评估等制度,提高社区网格化管理职业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