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可视化终端_三维地图
发布日期:2020-10-04 浏览次数:952

网格化管理以服务管理为目标
一、创新理念,由“管理”转向“服务管理”
网格化服务管理能否成功,关键在于理念的创新。当前,要突出实现三个转变:
1、实现由“网格化管理”向“网格化服务管理”转变,尤其应彰显网格的社会服务职能,积极调动社区居民的自治意识,使社区居民能积极参与到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去;
2、实现以“管控”为主要目的的传统模式向“有序与活力统一的多元治理、共建共享的新模式”转变,注重转变政府职能、积极构建服务型政府,从单一职能管理到多元职能管理;主动调动网格中企业的力量和社会组织的力量,体现多元治理和共建共享。
3、从“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变,提升成都市的社会治理能力,通过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信息化支撑,体现网格治理能力和水平。
二、强化整合,促进网格化服务管理建设上台阶
1、进一步优化、拓宽网格服务管理功能
进一步优化网格设置,做到因地制宜、科学合理。构建服务管理功能完善、参与主体多元的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充分发挥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的综合效能。在现有网格化服务管理系统“联动指挥中心”平台的基础上,建设集公安、城管、网格、维稳、应急、信访、视频监控等领域与功能于一体的“大平台”和“大联动”中心,不断强化信息化支撑,打造平安建设“大数据”系统和信息平台的升级版,确保功能完善、城乡全覆盖。
2、加强系统、力量整合
针对各个部门信息系统建设时间不同、技术标准不一,设计程序不同、保密要求不一的具体问题,认真调研分类,规范新建信息系统的功能定位与层级功能定位,确保逐步消除信息系统数据资源共享壁垒。按照“定格、定人、定责”要求,将“一格一员、综合履职”模式向“一格多员、共同履职”方向改革,构建“专兼合一”的服务管理队伍。
3、加强社会服务体系建设
大力培育扶持社会组织,将各类社会单位纳入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引导和鼓励其承担社会责任,开放单位资源,为群众提供更好服务

智慧监狱 可视化决策系统 推进监狱智慧化管理转型
智慧监狱 可视化决策系统建设背景
近年来,司法部不断加大司法行政改革力度,持续推进“数字法治,智慧司法”信息化体系建设战略部署。“智慧监狱”管理应用体系便是战略部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司法部下发的《“数字法治、智慧司法”信息化体系建设指导意见》和《“数字法治、智慧司法”信息化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文件中要求,要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监狱业务深度融合,构建科学高效的“智慧监狱”管理应用体系,实现现代监狱形态的智慧化跃迁。
监狱肩负着戒治管理、维持监所安全稳定等职责,充分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手段,构建智慧监所大屏可视化决策系统,将有助于管理者通过全面、准确、及时的态势分析,实现对监狱风险的日常管理与风险预测,提高监狱工作智慧化水平。
智慧监狱可视化决策系统
建立智慧监狱大屏可视化决策系统是智慧监狱的核心中枢,将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手段与监狱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有效整合监所现有信息系统的数据资源,覆盖监所管理多个业务领域,凭借先进的人机交互方式,实现数据融合、数据显示、数据分析、数据监测指挥等多种功能,可广泛应用于监所日常管控、应急处置、安全风险研判、展示汇报等场景。
实现功能:
多业务系统数据高效融合,监狱动态全屏掌握
随着大数据是时代的到来,各监狱管理部门已经逐渐建立起了警力、勤务、执法、监控、安防等众多业务系统,但是仍然存在数据归属多个部门分别管理,数据较为分散,无法综合利用的情况。
数字冰雹智慧监狱大屏可视化决策系统可综合集成视频监控、周界报警、门禁管理、民警执法等系统数据,对监狱基础设施、执勤警力、监管对象、重控犯、警务装备、警情事件等管理要素的数量、状态、详细信息等进行实时监测以及监所防控等级预警告警,实现监所“人、地、事、物、情”的全面监控,辅助用户提高对监狱数据利用效率,综合掌控监狱运行态势。